1990年,一支名为天府可乐的碳酸饮料悄无声息的在纽约市场上架,凭借着独特的异域口感,天府很快便风靡整个纽约。
彼时百事与可口的市场营销部门,都在费尽心思琢磨如何打开中国市场,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天府可乐,已经在纽约市的地标世贸大厦中成立起了一家销售公司。
但对于大洋彼岸的11亿国人而言,天府可乐的闯美成功无疑具有着更高一层的含义,它代表着改革开放后的民族品牌崛起浪潮,也代表着整个国家对民族工业的殷切期盼,想让他们能够站起来,走出去。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天府的开局,竟成为了民族品牌的巅峰,在此后的时间里,被寄予厚望的国货品牌们先后倒闭、破产与隐匿。
直到三十年后,在新国货花西子因产品定价而引发舆论危机的当下,人们才终于回想起物美价廉的老牌国货。
从蜂花的野蛮消费到活力28一夜爆卖500万,再到郁美净三日涨粉百万,在过去的一周之内,各大国货品牌的库存被年轻人们的怀旧风潮卷了个一干二净,这不由得让许多人疑惑,这一些产品力并不输于当下主流品牌的国货们,当初到底是怎么败给外资的?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于1985年和1992年两次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企业改制,让国有企业逐渐从国有国营转变到放权让利和两权分离阶段,在所有权保持公有的前提下,逐渐将经营权下放到地方和企业,形成了所谓的经营责任制。
几乎是同一时间,国务院在1992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决定》的通知中,放开了外资在商品流通领域的限制,允许外资以合资企业和合作经营企业两种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站在今天的视角往回看,当年诸多国货品牌被外资收购,那种趋势是真的挡不住的。
一方面,外资相较于本土企业,有着更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生产经验,你不接受合资,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会被接受合资的品牌碾压。
另一方,外资给的实在太多了,随便一家外资出手,都是大几千万美元的往外面掏,而且还不寻求51%的绝对控股。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外资在通过合资取得进场资格后就迅速翻脸,再加上国内企业对品牌和经营观念的淡薄,本意用来加速我国商品市场发展的外资,却在最后成为了一只疯狂吞噬国货品牌的饕餮
1996年2月,为了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的基本工艺,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与法国达能集团签订合资协议,约定对方向娃哈哈投资9500万美元,双方的持股比例为娃哈哈49%,达能51%,合资公司董事长由宗庆后担任。
在投资协议拟定时,达能方面要求加上三则限制条款:第一,宗庆后的董事长职务是被达能聘用的,第二,合资公司连续三年利润不达标,达能有权改换董事长;第三,达能需要介入合资公司管理层。
多轮协商后,宗庆后答应了第一和第二条,至于第三条,在他的坚决反对下,被调整为五席董事会中,达能占3席。
1996年3月28日,宗庆后在董事会上提出了包括生产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设备、印刷生产线和白酒灌注生产线等项目,这些提案在今天看来,几乎构建起了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基础框架,但达能的三席董事却以拖延和进一步考虑的方式,否决了几乎所有提案。
其中最为典型就是娃哈哈的纯净水投资,合资企业成立之初,娃哈哈仅有两条纯净水产线,但彼时娃哈哈的瓶装水产品已经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了,可宗庆后在1997年3月份提交的产线月才在董事会上通过,极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娃哈哈的市场扩张。
幸运的是,由于宗庆后请明星代言的推广策略,娃哈哈在当时的市场上极具明星效应,合资的前三年,其销售额增长均超过一亿元。
眼见软的不行,达能开始寻求其他方法突破,2000年,达能以23亿人民币的天价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在收购乐百氏后,达能并没有将之并入到娃哈哈集团中,反而开始在市场上拖着娃哈哈进行价格竞争。
此举导致宗庆后不得不在2001年对产品降价,致使娃哈哈当年的直接销售损失超过3亿元。
在与达能没完没了的摩擦中,2006年4月10日,娃哈哈发表相关声明表示:达能集团想要低价并购娃哈哈、吃掉娃哈哈。
双方就此撕破脸皮,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娃哈哈与达能先后进行了七八十场诉讼,2009年9月30日,在有关部门的斡旋下,达能与娃哈哈签订和解协议,宣布和平分手。
娃哈哈,是一起国货品牌成功从合资陷进中脱身的案例,但中国的企业家中,又能有几个宗庆后呢?
根据媒体统计,中国的老牌国货品牌累计约有6.5万个,持续运营至今的仅有1500个,其中就有很多品牌,像天府可乐可以一样,倒在了中国经济腾飞的起点。
在中国饮料市场上,天府可乐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国产饮料,在其最鼎盛的1988年,天府可乐年产值超过3亿元。
如此辉煌的一家公司,却在1996年骤然消失在市场之中,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1994年百事可乐与天府的合资。
在双方的合资协议中,百事与天府约定,未来天府可乐的产量将不低于合资公司产量的50%,但实际上百事仅在接手公司的第一年遵守约定,生产比例达到了74%,第二年骤降至25%。
外资与国货厂商合作,更多的是贪图国产品牌手中的销售经营渠道,而非其手中的品牌,再加之彼时的企业家们对所谓的专利、商标和品牌意识薄弱,在合资设厂之初,同意了对方将商标和产品生产配方专利转入合资公司的要求。
这也变相导致了当国货厂商失去合资公司的控制权后,他们也同时失去了原有产品的生产权利,这也是为什么诸多国货品牌同时隐匿的主因。
国产卫生巾舒而美,1994年被美国金佰利收购,同年,金佰利旗下的卫生巾高洁丝出现在中国货场,舒尔美不久后消失;
国产护手霜小护士,在千禧年是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的护肤品牌,2003年被欧莱雅收购以后,迅速被旗下同款产品卡尼尔取代。
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老牌国货,其实都已经死过一轮了,之所以今天还能看到,是因为品牌与外资的合作授权到期才得以重启,比如最近在网上爆火的活力28。
其原生产工厂沙市日化在2006年就已停产,2007年泰国宝安集团与湖北荆州签约投资30亿重启活力品牌,但此次重启的境况仍不理想,2023年6月,活力28就已面临全员停工停薪的困境,大家这次在网上看到的直播间,其实只是旗下一间代工厂而已。
值得庆幸的,这轮突然间掀起的怀旧浪潮,或许给了很多国货品牌们暂缓口气的空间。
对他们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将网友们野性消费积压下的订单发出去,至于热潮褪去之后会怎么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雷军深夜宣布:24小时88898辆!有人加价万元转让SU7订单,罗永浩:或上演史诗性一幕
新疆40分狂胜吉林锁定前三:阿不都20+11+10 吴冠希12中12创纪录
山西逆转天津:张宁39+8+4詹姆斯29+22+10 张庆鹏推裁判被驱逐
OpenAI藏了1年多的技术公开!15秒素材克隆声音,HeyGen也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