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随着大型油轮“新澄洋”轮顺利驶入湛江港的200#泊位,港口智能查验系统显示了其巨大的变革力量。这艘满载阿曼原油的油轮,仅用1小时便完成了海关的油品品质检验,这一时间相比以往缩短了75%,随之而来的是停港时长的下降,高达32%。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湛江港集团在科技引领和数字赋能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湛江港的发展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港口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趋势。招商港口副总经理、湛江港集团董事长刘彬指出,港口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其高水平发展的出路唯有依靠持续的创新。从AI驱动的检测技术,到应用区块链的供应链管理,湛江港集团正通过“智能化”来推动变革,以“绿色”来提升质量,努力打造区域强港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查验系统的革新之旅在以往,进行铁矿石查验需要海关人员辛苦跋涉于浓烈日光下,逐一登船进行采样,而后返回实验室做分析,每个步骤耗时都非常漫长。直到去年,湛江港集团与湛江海关强强联手,在智慧港口的建设上推出了一套铁矿石自动查验系统,几乎颠覆了传统操作。
这款铁矿石查验系统,集成了近红外光谱仪、放射性监测仪和AI机器视觉识别等三类尖端在线检测设备,大幅度的提高了查验的效率与准确性。它不仅实现了全波段监测、全流程抓拍,还能做全批量探测。通过这一系统,固废排查与放射性检测不再是耗时的繁重工作,而是实时、在线、无损的高效监管。AI机器视觉装置如同“鹰眼”,始终盯紧每一块矿石。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该系统可快速识别矿石中的夹杂物,准确率高达90%以上;近红外光谱仪则瞬间解析矿石成分,确保符合海关标准。
“以往的通关时长以天计算,而现在海关人员坐在办公的地方就能完成实时监测,平均通关时长节省了15小时之后。”系统负责团队介绍,这一创新的查验系统每年可为企业节约1790万元的物流成本,也使船舶在港时间缩短了超过30%。不仅如此,该系统还成功打破了港口与监管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成为全国首个“港-政-企”智慧联动的标杆案例,曾在招商局集团举办的“图灵杯”AI大赛中斩获二等奖。
原油采样技术的突破原油采样在港口作业中一直是个“痛点”。人工取样的主观因素影响其结果,尤其在夜间作业时,安全风险隐患更是显而易见。湛江港集团推出的原油自动采样系统就如同“精密手术机器人”,有效解决了这些困扰。
原油采样系统凭借其高度智能化的特点,接入带流量计的设备,实现了流量监测、伴热辅助、算法预警的集成。这一系统不仅能制定智能采样频次,还能满足多种油品的采样需求,也会在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及时报警,实现全过程的监管规范与安全。目前,在湛江港的原油码头,原油通过管线进入自动采样器时,流量监测模块会实时调整采样频次,确保油品的有效流动性,而算法预警则对任何不正常的情况进行“秒级响应”。与传统的手动取样相比,错误率降至最低。如果按年均2000万吨的卸油量计算,该系统每年可为港口节省1300万元的滞期费,同时使得海关人员不再面临登船采样的危险。
“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安全与效率双辉煌的体现。”湛江海关有关负责人对此评价道。如今,湛江港已成为华南首个实现原油24小时全通作业的智慧口岸,这不仅为其自身注入了新动能,还为全球能源贸易带来了全新机遇。
展望未来的智慧港口建设这个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深水海港,如今以铁矿石智能查验和原油自动采样这两项标杆工程为支柱,正持续推动港口全链条的数字化变革。这一创新的实践为招商局南方散货母港注入了新的活力。
根据介绍,2024年,湛江港集团将在科学技术创新的引擎推动下,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同比增长189%,同时新增39项专利授权,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3%。这一系列措施将推动智慧港口建设迈上新台阶,未来的湛江港,必将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